2023“重慶樂堡WHY NOT音樂節”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6月25日電(王龍博)今年端午假期,長江之畔2.5萬平方米的音樂節現場,鄭鈞、早安、島嶼心情、薩滿等老中青三代人喜愛的樂隊及藝人獻唱,這是重慶大渡口區打造的藝術灣“新名片”——中交茄子溪音悅港2023“重慶樂堡WHY NOT音樂節”。正在打造“多彩藝術灣”的“公園大渡口”再次迎來一場屬于音樂的夏日狂歡。
從1938年搭載漢陽鋼鐵廠內遷設備的輪船在此靠岸,到1965年,為服務重鋼正式設大渡口區,這片“十里鋼城”長時間里都是重工業聚集地。重鋼環保搬遷后,大渡口區納入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迎來重生蝶變的新起點。
近年來,大渡口區聚焦“公園大渡口、多彩藝術灣”目標,持續為城市注入音樂藝術元素。2019年,重慶長江草莓音樂節在大渡口區火熱開唱并連續舉辦兩屆;2021年,“人文渡口·樂亮江灣”音樂季開啟,在三個月的時間里開展了穿越二號COLO音樂節、“弦中流水”全國古琴名家音樂會、“音為有你·風雨無阻”街頭音樂周等十大音樂主題系列活動;2022年,“花開的聲音”沉浸式音樂會在大渡口區美術館天臺唱響;2023年,入駐鋼花影劇院的重慶民族樂團為市民獻上一場場精彩演出,將音樂融入到了大眾的日常生活中。
大渡口區文旅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逐步構建藝術灣產業體系的過程中,大渡口區堅持“藝術產業化、產業藝術化”,突出音樂產業主導地位,聚焦音樂演藝、數字音樂、音樂教育、版權經紀等領域,推動音樂產業補鏈成群,促進“音樂+”產業集聚,帶動文創、文旅、文體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一鏈三融”產業格局。
據了解,大渡口區下一步將繼續引進音樂資源,擴大音樂供給,舉辦多元化、多場次的音樂活動,持續舉辦音樂季、音樂會及音樂沙龍、講座等系列音樂活動,讓大渡口區成為近悅遠來、令人向往的“音樂友好城”,為建設“公園大渡口、多彩藝術灣”提供有力的藝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