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近年來,該局持續推進市級重點民生實事“重慶中心城區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圍繞軌道步行便捷性提升這一“小切口”,加快推動解決市民出行不便等實際問題。
2020年,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強化規劃引領,編制了《中心城區軌道站點步行便捷性提升規劃》,結合重慶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科學評估了中心城區167個現狀軌道站,對因建設難度大、用地條件差而無法和軌道同步實施的60個軌道站提出了優化方案。2021年,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委聯合印發實施方案,分三年實施60個軌道站的步行便捷性提升項目。2021年、2022年開工建設的45個站點中44個已全部完工投用,惠及市民約60萬人。
該局還及時總結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項目實施經驗,結合山地城市特色,開展專家現場調研、網絡問卷調查、社區規劃師走訪調研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摸準群眾具體實際,充分吸納群眾意見,切實提升民生實事群眾參與度。截至目前,已聯動相關部門、區縣,優化完善規劃落實機制,2023年啟動實施的15個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項目,已開工建設李家坪站、花卉園站、鄭家院子站等8個站點,剩余7個正按照方案設計加快推進中。
2023年民生實事任務完成后,預計軌道站800米范圍內,步行10分鐘可到達的范圍占比由63.9%提升至68.2%,繞行地塊面積占比由28.6%下降至24.8%,可直接服務76.9萬人更為便捷地步行前往軌道站。重慶將以已開通運營的軌道站點為中心,輻射各軌道站周邊居住、商業、醫院、學校等各區域,加強軌道站與公交站點及周邊居住區的步行聯系,構建起以人為本、彰顯特色、傳承文化、舒適便捷的高品質綠色出行體系。
重慶在推動項目實施中,還注重通過交通大數據賦能項目提升改造。如為解決謝家灣軌道站與黃沙溪居住片區步行換乘遠、高差大、便捷性差的問題,調研組結合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和大數據手段賦能,提出規劃優化建議。有關方面據此建成3條步行通道,全長1100米,設置了無障礙垂直電梯、電扶梯等設施,改善出行品質,有效提升4.4萬市民軌道出行便捷性。(韓夢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