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wufmo"></td>
      <track id="wufmo"></track>
      首頁 > 正文
      魯渝協作升級 看“山海情”如何續寫?

      開州壽光蔬菜大棚。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山東,于黃河之畔,渤海之濱,河與海的交匯,成就了黃河三角洲的神奇與美麗;重慶,于長江上游,群山環抱,江與山的共融,造就了“站立”的城市的靈氣與獨特。

        這是一對建立了深厚感情的“老朋友”:1994年,山東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忠縣,拉開了兩地大規模交往的帷幕;2010年以來,山東對口協作重慶14個區縣,雙方交流合作不斷走向深入。二十九載,這份山海深情不受距離所礙,將深厚情誼寫進碧海青山,寫進沃野鄉村,寫進城市社區,寫進兩地尋常百姓家。

        山海有相逢,來日皆可期。就在一個多月前,重慶市黨政代表團赴山東考察,兩省市召開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九次聯席會議,提出要攜手打造山區庫區強縣富民標志性成果,在中國式現代化場景中譜寫魯渝協作新篇章。

        如何打造標志性成果?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采訪了市級相關部門、有關區縣,試圖從產業協作的廣度、鄉建合作的深度、人才交流的力度三個方面,探尋魯渝協作走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密碼”。

        有廣度

        全域延展協作領域

        當夏日余暉灑在酉水河上時,河上升騰起一層薄煙,此時也到了大閘蟹覓食、活動的時間。

        在酉陽縣黑水鎮平地壩村,“東營酉陽稻田養蟹產業園”的牌子格外顯眼。沿著小徑向下走,一個個蟹池映入眼簾,剛剛脫過3次殼的大閘蟹在水草間來回穿梭。幾名村民端著盆,將飼料一把一把地朝水田里撒去?!霸谏綎|叫‘黃河口大閘蟹’,在我們這里叫‘桃花源高山大閘蟹’?!贝妩h支部書記胡青松介紹,“去年第一次養大閘蟹就實現了盈利,今年更有養殖經驗了,等到9月份請你們來吃蟹!”

        “當初選定‘東蟹西引’,看中的就是這里的水!”東營市河口區委常委、酉陽縣政府黨組成員(掛職)劉斌說,酉陽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水資源豐富,屬全國水資源百強縣,而且水溫適宜,可以為大閘蟹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黃河口大閘蟹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東營市有成熟的黃河口大閘蟹種苗繁育技術和養殖技術,品牌知名度高,市場銷量大。經過多次論證,酉陽縣把這個項目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抓手。

        這是東營“東蟹西引、稻蟹共生”的一次產業探索試驗,也成為酉陽發展的嶄新名片。

        產業園區是產業協作的重要載體。

        這幾天,開州蔬菜種植大戶范建新的幾百個大棚,改造施工熱火朝天——按壽光發展蔬菜產業“六統一分”的規范,由開州區政府派技術人員和工人,免費實施。

        范建新在南門鎮種了十幾年蔬菜,規模不小。從今年5月開始,開州魯渝(壽光)蔬菜現代產業園的大棚改造項目火熱拉開,范建新的園區最早實施改造。

        “當前,魯渝(壽光)蔬菜現代產業園首期400畝試驗示范項目成功投產運營,優選栽培品種表現良好?!敝貞c魯渝協作蔬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輝表示,將繼續發揮資源優勢,通過品種推廣、技術指導、模式創新等手段,全力助推開州蔬菜產業升級,提升開州蔬菜產品科技含量。

        產業協作一直是東西部協作的重點。過去,魯渝產業協作的重點集中于農業及三產融合的相關領域。而打造“升級版”,勢必要求將協作領域向全域延展。

        記者注意到,新近出臺的《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九次聯席會議議定事項落實方案》里,將“深化產業發展合作”作為重要內容,其中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重慶市經信委都是牽頭單位,合作領域包括汽車、電子信息、生物制藥、裝備制造等,合作范圍包括產業配套鏈、要素供應鏈、產品價值鏈、技術創新鏈,外延正不斷擴大。

        有深度

        建設鄉村振興示范鎮村

        產業的廣度拓展之外,如何加深協作深度?魯渝兩地給出的答案是:攜手建設鄉村振興示范鎮村。

        今年端午小長假,巫溪縣通城鎮龍池村一下子火了——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旅游收入150萬元,成為渝東北片區新的熱門打卡地。游客除了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外,在龍池的“啤酒花園”、肉食品加工廠,還能就著肉串喝啤酒。

        龍池村黨支部書記胡三平這樣介紹村里的景象:方方正正的微田園里各類蔬菜苗長勢喜人,人居環境改造工程熱火朝天,夜晚時分,游人在啤酒花園里歡歌笑語……

        一個偏遠小山村,緣何會一夜“爆紅”?這背后也凝聚著魯渝協作的力量。

        作為魯渝協作示范村,龍池村在山東省泰安市的對口協作幫扶下,聘請了參與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一家公司編制規劃。同時,村里引進山東一家企業的精釀鮮啤酒微型生產線,建設龍池村啤酒花園和田野秀場,打造啤酒音樂季,為龍池村旅游接待注入時尚餐飲元素,還引入山東一家食品企業投資建設了食品加工項目。

        正是在泰安市的幫扶下,龍池村發展起了畜禽養殖、蔬菜種植、鄉村旅游,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不光是產業,魯渝協作深度參與重慶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笔朽l村振興局有關人士這樣形容魯渝協作的深化,“這個過程不是簡單地復制粘貼,而是更加注重輸出技術、標準和管理經驗?!?/p>

        淄博將郝峪模式輸出到石柱中益鄉華溪村——注資110萬元與華溪村聯合成立鄉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對農家樂經營實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幫助策劃打造游覽線路和文旅景點,年均接待游客達到10萬人次。

        郝峪模式同時在豐都縣雙路鎮蓮花洞村落地開花:借助打造九重天研學康養基地,當地2000人實現了就業,并帶動165戶脫貧戶及300戶普通農戶增收。流轉的2萬畝土地發展起了中藥材種植、加工,村集體和村民以資源、資產入股,真正助力產業持續興旺。

        在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巖村,東營市先后投入290余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重點打造何家巖村魯渝協作鄉村振興示范村,助力激活生態、人文、資產三類資源,實施了非遺苗繡工坊、水稻高效種植氣象科技創新示范等重點項目,探索出“文創+貢米+互聯網+鄉村旅游”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最新消息顯示,我市將借鑒山東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做法,年內啟動第二批魯渝協作鄉村振興示范村和50個左右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工作,至“十四五”末打造100個以上魯渝協作鄉村振興示范鎮村。

        有力度

        推進“組團式”人才協作

        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都離不開人才支撐。山海攜手,一群有志之士遠道而來。

        眼下,正是巫山脆李上市的旺季。在巫山各大土特產專賣店,巫山脆李酒被擺放在顯眼位置,吸引了許多顧客的目光。巫山縣引進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幫助組建果酒釀造技術研發團隊,實現了巫山果酒釀造技術研發零的突破,成功研發出脆李小燒、脆李白蘭地、脆李利口酒等系列產品,進一步提升了巫山脆李產業附加值。

        山東、重慶把人才作為聯系兩地的橋梁,互派互學互鑒,以“組團式”協作,全覆蓋醫療、教育、農業各領域?!坝绕涫轻t療和教育領域,這是山東的強項和重慶脫貧地區的弱項?!笔朽l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說。

        6月28日上午,山東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劉磊、聊城市傳染病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田林、聊城市東昌府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治醫師王魯光三名幫扶專家抵達彭水縣郁山鎮衛生院,開展醫療幫扶。

        跨越1300公里,放下行李,他們便投入了工作。當天下午1點,田林聽說有急性闌尾炎患者正在急診室,他立即趕往處理。

        由于患者心肺功能尚可,可以耐受手術,在同家屬充分溝通后,田林決定為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麻醉、手術、護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手術順利完成。

        而在酉陽,一個個數字記錄了山東支教團隊工作的軌跡。

        203級臺階。酉陽第二中學高三級部在大山頂端,教師必須爬過這203級臺階才能到達教室,垂直距離有10層樓之高。掛職酉陽第二中學校長的東營教師古愛兵每日在這203級臺階間穿梭,把愛播撒在酉陽學生的心中。

        2小時。這是在花田鄉中心小學校支教音樂的東營教師閆玉霞步行到最遠的學生家需要的時間。這所學校80%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情況,閆玉霞和所有支教老師一起走到每個學生的家中。

        接下來的“組團式”幫扶如何強化?魯渝兩地已作出安排:

        推動山東師范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10所高校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聯合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研發項目,推進青年教師訪學交流;

        完善魯渝醫療機構間的合作機制,開展“魯渝有約·山東支醫千村行”活動,向重慶14個協作區縣1000個村開展免費診療活動;

        實施魯渝勞務品牌領軍人才培育工程,幫助協作區縣提升打造“巴渝工匠”“萬州烤魚師傅”“云陽面工”等一批特色鮮明、市場認可度高的勞務品牌;

        ……

        山川一脈同風雨,魯渝何曾是兩鄉。新起點上,魯渝協作正孕育著更多有辨識度的東西部協作成果,一條更寬廣的路正在我們眼前鋪開。

        記者手記>>>

        魯渝協作應進一步做好“四轉”

        1994年,國務院在《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中首次提出“東西扶貧協作”構想,并于1996年正式付諸實施。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東西部扶貧協作步入規范化發展階段。

        2021年,東西部協作進入新階段,由“東西部扶貧協作”擴展升級為“東西部協作”。兩字之差,既有內涵和政策目標的變化,又包含了協作范圍的擴大和機制的創新。除了此前的產業、勞務、人才、資金等外,東西部協作還包括科技創新、教育醫療、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生態保護協作等。

        記者跟蹤報道東西部協作多年,發現其成績是主要的,但也存在著產業合作廣度與深度不足、協作效用發揮不夠、西部消費產品供給不足不精、東部消費市場未能有效突破等問題短板,亟待補齊。

        眼下,隨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全面振興的5年過渡期進入后半程,魯渝協作也應當順應新形勢,把握新機遇,做好“四轉”,進一步續寫“山海情”。

        一是轉“資金幫扶”為“產業驅動”。在國內大循環的背景下,應當把產業的培育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可以秉承“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產業走”的思路,共建飛地經濟產業園,協調引進產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成長性好的產業項目。

        二是轉“點上幫扶”為“擴面帶動”。鄉村振興的廣度和深度,需要魯渝兩地持續深化醫療、教育、勞務、科技、群團等領域協作,實現協作“從點到面、從線到網”的轉變。

        三是轉“消費幫扶”為“共享拉動”。要梳理各自優勢,整合幫扶資源,共同探索“東部企業+西部資源”“東部總部+西部基地”“東部研發+西部制造”“東部市場+西部產品”等全新模式,讓重慶山區的特色優勢農產品與山東消費大市場有效對接,不斷拓寬重慶土特產對外銷售渠道,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長效機制。

        四是轉“分塊幫扶”為“整合聯動”。通過資金池、項目庫,對所有幫扶協作資源進行歸口管理和統籌調配,防止“撒胡椒面”。同時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使魯渝協作從以政府為主延伸到市場、社會領域協作中,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格局,合力打造東西部協作的升級版。

       ?。伆玻?/p>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日本熟妇╳╳╳视频,日韩欧美中文字幕视频,羞羞无遮挡动漫视频,聚淫一级黄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