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8月30日電(王龍博)今年7月,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首個企業服務中心在兩路果園港綜保區正式掛牌,推出了涵蓋政務服務、政策服務、生產經營服務、生活配套服務、企業交流服務等協同創新集成化高的服務體系。
企服中心的市場監管服務窗,是重慶首個探索“一所兩地”模式的基層所窗口。兩江市場監管局第九所負責人鄧衛東介紹,該所在水港、空港分設辦證窗口,實現審批 “零距離”。為提高服務效能,該所探索基層所對企業的登記服務下沉,讓群眾“就近辦”。自企服中心運行以來,該所已為近400戶企業辦理變更、備案、補照等各類經營主體登記業務。
為滿足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內在需求,針對當前知識產權侵權易發多發和侵權易、維權難等現象,兩江市場監管局聯手兩江(自貿)法院首創在企服中心建立了側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內陸開放法治保護示范區,加強對企業普法宣傳和提供咨詢服務。
重慶保稅港區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服中心創新實現了市場監管、自貿法院、海關、稅務等政務服務下沉到企業平臺,同時各政務部門又利用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紅利服務綜保區內企業,亮出不同的創新拳法,加快綜保區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借力重慶開展“司法賦能進自貿”機制,企服中心建立了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協作平臺,設立了“駐園法官工作室”“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代表委員聯絡站”,并首創“知識產權行政調解中心駐企業園區分站”。兩江(自貿)法院駐園法官王雁苗介紹,加快建設內陸開放法治保護示范區,示范區形成了企業從申請注冊商標、到因商標爭議所需行政調解、申請立案、“云上共享法庭”審理等涉企知識產權全鏈條的法治服務。
重慶市商務委自貿區制度創新處處長王欣表示,推動自貿試驗區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統籌發展是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功能優勢的重要路徑。企服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深化制度集成創新,實現兩類區域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打造更優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