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9月3日電(李海嵐)重慶市人力社保局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日召開人社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總結推廣現場會,作為7個試點?。ㄊ校┲?,試點以來,重慶人社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平均減少5.07天,所需申請材料累計減少139件,53項“立等可取”,群眾好評率達到99.99%。
近日,剛從成都來到重慶工作的陶先生在江北區參保后,通過手機里的“電子社??ā?,網上申請將原在成都市高新區的養老保險關系轉入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收到陶先生的轉移申請信息后,立即通過社保轉移平臺與成都市高新區對接相關信息,審核無誤后,當天就辦結了陶先生的養老保險轉移業務。
這樣的便捷得益于川渝在全國范圍內先行先試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資金定期結算,實現了資金劃轉流程逐步優化。同時,兩地還推動建立起川渝轉移工作協同機制,實現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資金定期結算“全險種”覆蓋,辦理流程也不斷優化,推動實現轉移“零材料”受理、“無紙化”辦理。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兩地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資金定期結算累計共惠及2.8萬人次,涉及資金7.1億元。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還以標準化助推數字化變革,推動政策服務“一網通辦”“免申即享”“無感智辦”。截至目前,已經實現人社業務“一網通辦”,構建“互聯網+人社”服務平臺,148項服務實現網辦,網辦率達到95%;實現高頻事項“一鍵直辦”,推動69項社保、人才等服務事項“指尖辦”“掌上辦”,打造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一鍵辦”平臺,覆蓋就業失業登記、求職招聘、勞動維權等11項服務;實現助企惠民“精準免辦”,發揮“一庫四聯盟”數據中樞作用,推動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7項惠民政策“免申即享”、社保補貼和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直補快辦”,惠及110.3萬人、14.8萬戶企業。
此外,重慶人社規范延伸基層服務事項清單,建設“15+5”人社便民服務圈,服務網點達到1.3萬個,開設“社銀”“社郵”“社醫”“社商”等各類合作服務點1079個;制定形成人力社保領域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統一要素表,結合“渝快辦”服務事項,對服務事項名稱、辦理形式、實施依據、辦理時限、辦理結果等30項辦事要素進行統一規范,形成服務指南和操作過程2項試點成果。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深化推進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梳理精簡辦事環節,優化事項標準,以數字化變革推動標準化建設落地實施,創造更多在區域內乃至全國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和標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