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9月4日電(王龍博)據日前舉行的“投資中國年”服務業擴大開放推介大會上消息,重慶市鐵路快通模式雙向貫通、境外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機制、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試點、發行首筆碳排放權收益理財等11項創新舉措入選2023年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示范最佳案例。
作為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重要活動,“投資中國年”服務業擴大開放推介大會以“中國服務業 全球新機遇”為主題,集中展示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取得的顯著成效和11個試點示范省市的營商環境優勢。
當日,重慶等5個試點示范省市現場推介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新成果及投資機遇。重慶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專題推介環節表示,重慶正全力打造“數字制造?智慧工業”,系統構建國際物流樞紐,加速培育西部金融中心,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力提升營商服務“軟實力”,都將為服務業提供眾多發展機會。
據了解,重慶市跨境貿易“單一窗口”、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機制、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班車等12項對標國際規則,在全國首創的舉措做法入選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成果展覽。
此外,重慶市科技成果賦權轉化機制、“信用評價+風險補償”貸款新模式、優化知識產權訴訟和審判機制、鐵路提單信用證融資結算、科技跨境貸等13項創新舉措以視頻方式在推介大會上展示。
2021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重慶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兩年多來,重慶市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104余項,其中13個案例入選商務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建設最佳實踐案例》,出臺107個支持服務業開放創新發展的市級配套政策措施,推動國家部門出臺配套支持舉措13個,共落地600個現代服務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