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重慶鄉村中小學數量接近1300所,鄉村中小學專任教師超過33400人。這群鄉村教師,有的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三尺講臺,直到光榮退休;有的剛走進校園不久,面對臺下好奇的目光偶爾還有點羞澀;有的經過多年歷練,已成為教學中堅力量。
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回訪了10年前采訪的部分鄉村學校和鄉村教師,并邀請他們就鄉村教育展開對話。
無論老與新、走與留、變與守,令人動容的是,他們對鄉村教育的初心、傳承、堅守。在他們樸實的言語里,在他們平常的故事中,飽含著對鄉村教育的愛、對夢想的追求——讓鄉村娃眼里有光、腳下有路、心中有遠方。
母女交心
“長大以后,我們就成了你”
62歲的王廣貴和36歲的曾琴琴,是母女,也是同行——都是鄉村教師。
1980年,19歲的王廣貴如愿成為云陽縣桑坪鎮興梨村小一名代課老師,從此扎根三尺講臺,直至2017年退休。
曾琴琴是王廣貴的二女兒,如今在云陽縣云陽鎮東風小學教書。
作為鄉村教師,她們一個教齡長達37年,一個教齡10年。平日里母女之間的話題,除了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就是學校、學生和教師了。
8月31日上午,云陽縣雙江街道桂灣社區,王廣貴在家中接到曾琴琴給她打來的視頻電話。
噓寒問暖幾句之后,曾琴琴忍不住問了一句憋在心里很久的話:“媽媽,這么多年來你一直守在興梨村小,你真的從來沒有動搖過?從來沒有一絲要離開的念頭嗎?”
“怎會有這樣的念頭?當一名鄉村教師是我從小的夢想,太喜歡了?!蓖鯊V貴答道。
王廣貴是云陽縣桑坪鎮興梨村人,在她小時候,姨娘在興梨村小教書,讓她十分仰慕。上中學后,每次放學回家去打豬草,她還會刻意繞道到姨娘那里,以“送豬草”為名去坐坐。
姨娘很明白王廣貴的“小心思”——她想看看自己是怎么當老師的。
“一待就是很久,那真是不想走,搞到天黑了才回去?!蓖鯊V貴笑著說,在姨娘的影響下,“一定要當老師”的夢想,早早地在她心里生了根。
“這個夢想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喲?!痹偾僬f,“小時候,你一回家就給我們‘上課’,說當老師好,讓我和姐姐長大后教書?!背踔挟厴I后,曾琴琴選擇到萬州師范讀幼師。不過,畢業后當過“逃兵”,動搖過。
原來,幼師畢業后一年多,曾琴琴結婚了,并生了小孩。于是,她在附近的醫院找了份工作,一干就是3年半。
或許還是源于內心的熱愛,在母親的鼓勵下,曾琴琴在2013年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并通過了公招考試,正式成為云陽縣桑坪鎮桑坪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
“可是,你就真的沒想過離開嗎?”曾琴琴執著追問。
曾琴琴之所以心里有這個疑問,是因為以前的興梨村小不僅條件很苦,還是媽媽的“傷心地”——1992年2月23日,同為興梨村小老師的爸爸,因車禍不幸去世。那時,媽媽肚子里還懷著弟弟,不久即將臨盆。
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廣貴生下孩子后還未滿月,便又站在了興梨村小的三尺講臺上。
“實話說,那段時間的確很難,但我就是喜歡教書,孩子們天真的眼神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蓖鯊V貴說。
正是懷揣著這樣的初心,在37年的鄉村教師生涯里,王廣貴育人無數,桃李芬芳。而她也獲得了“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最美鄉村教師”“重慶好人”等諸多榮譽稱號。
王廣貴對初心的堅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曾琴琴。
剛到桑坪小學時,曾琴琴就遇到了一道坎兒——缺乏教書經驗。
那時,只要有空余時間,她就跟自己“死磕”,遇到不懂的專業知識,就扭著其他老師不放,一點一點請教。不論中午還是下午放學后,她常常留在教室里,用她的話說就是,“教學生,也教自己”。
“既然選擇了成為一名老師,就要對得起這份職業?!边@股不服輸的勁,讓曾琴琴很快成長起來,從桑坪小學到東風小學,她在片區教學質量考核中多次獲評“優秀學科教師”,如今還成為一名縣人大代表,積極為鄉村教育建言獻策。
“無論做什么,在什么位置,都要遵從自己內心,不要忘記初心!”王廣貴在電話那頭對曾琴琴說。
“不光是我,因為有媽媽在前面引路,我們三姊妹都成了老師?!痹偾俑嬖V記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都越來越深刻感受到媽媽所說‘初心’的含義了!”
搭檔對話
好的老師,要對每個學生負責
從去年9月1日到今年9月1日,正式退休一年后,曾慶波回到了學校。舊地重游,這里的一切都讓他倍感親切。
“歡迎曾老師回來看看!”“曾老師,好久不見了!”……9月1日上午8點半,在奉節縣康樂鎮黃村小學,曾慶波出現在學校操場上,昔日的同事們紛紛上前打招呼。
聽說曾慶波來了,27歲的陳紅霞從教師辦公室里飛奔出來。
陳紅霞到黃村小學教書4年了,剛來時,就和曾慶波搭班,一個教語文,一個教數學。對于她來說,曾慶波不僅是同事,還是“老師”,兩人有師徒之情。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曾慶波其實是“半路出家”。1979年高中畢業,曾慶波沒能考上奉師,有點泄氣。但在務農之余,他還會經??磿?,特別是找一些醫學書籍來看。
1984年,奉節縣黃村鄉陽北村?。ìF已撤鄉撤校)的老校舍垮塌,公辦教師走了,在村上務農的曾慶波,毅然當起了一名代課老師。
為了把書教好,曾慶波在上好課的同時自學心理學,逐步總結出適合山里娃的“五步教學法”,讓學生喜歡上課、愿意讀書。從陽北村小到朝陽村希望小學,再到黃村小學,這一干就是38年。
2019年,重慶師范大學畢業的陳紅霞來到黃村小學,擔任二年級班主任。
雖然專業知識過硬,但教學和學生管理經驗不足,為此,她經常向曾慶波請教:“曾老師,我一直覺得你善于跟學生溝通,管理學生很有一套,以后還要你多指點呢?!?/p>
“會不會溝通只是技巧問題,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要心中有愛?!痹鴳c波回答。
陳紅霞清楚地記得,第一學期末給學生評獎評優,當時就考慮以期末考試成績來評定。不過,班里有個學生平時一直很優秀,唯獨那次期末考試發揮失??疾盍?。
曾慶波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給她提建議,認為不應當僅僅以期末考試成績論高低,而要注意安撫學生的情緒,保護好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曾老師對每個學生傾注了真心和心血,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值得我們學習!”在陳紅霞眼里,曾慶波對待每件事情都很認真,從不懈怠、從不“躺平”,而且善于學習。
黃村小學前些年開始信息化建設,對于像曾慶波一樣年紀較大的老師來說,計算機技能成了“攔路虎”。不過,曾慶波并不服輸。他一邊自學,一邊向陳紅霞這樣的年輕老師請教,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
“一個好老師,要不斷提升自己,要對每個學生負責。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只要你努力,就會有收獲?!痹鴳c波說。
“曾老師對學生那份關心、耐心和用心,值得我們學習?!标惣t霞感慨地說。
老鐵論道
鄉村教育,還可以做些什么
“‘老革命’,我回來看你了!”9月1日中午,徐開萍回到綦江區石壕中學,一眼就看到了正埋著頭在吃午飯的盧偉,隔著幾十米遠就喊了一聲。身為跆拳道老師,她這一聲吼中氣十足,也極具辨識度。盧偉不抬頭就曉得,是“徐開開”來了。
2012年至2015年,徐開萍也曾是石壕中學的一名教師,和盧偉共事了3年時間,關系很鐵。
為了給她的跆拳道隊隊員提供更好的訓練條件,2015年,徐開萍考調到綦江實驗中學任教。雖說不在同一所學校了,但兩人經常聯系。
對于近年來鄉村教育的發展,不論是考調到城區學校的徐開萍,還是扎根鄉村學校23年的盧偉,都有深切感受,更有自己的思考。這次見面,兩人也展開了一場關于鄉村教育的討論。
“這些年,鄉村學校的變化真是很大!以石壕中學為例,新校區的硬件杠杠的!”徐開萍感嘆。
“的確是喲,我們石壕中學搞信息化建設,不僅配備了多媒體設備,還用上了智能班級管理系統,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量化評估,制作學生成長電子檔案,對學生進行數字化、精準化管理。這條件,我覺得在全區都是數一數二的?!北R偉自豪地說。
鄉村教育要發展,不僅要硬件,還要軟件——最核心的,是教師。其實,不論是走還是留,徐開萍和盧偉都在為鄉村教育付出自己的努力。
“我現在還是經常往鄉村跑,去選跆拳道的苗子?!痹谛扉_萍看來,當地鄉村娃常年在海拔高的山里跑,心肺功能普遍比較好。
更重要的是,她想給鄉村娃另辟一條出路——他們中一些人家境不好,文化成績不突出,也許跆拳道能成為他們的一技之長,讓他們闖出一片天地。
這種想法和盧偉不謀而合。原本就是石壕鎮人的盧偉,一直堅守在石壕中學。他想做一些改善鄉村教育的事情,對自己理想中的鄉村教育模式進行探索和實踐——
“鄉村教育有鄉村教育的使命,并不是要一味追隨城市學校的發展腳步,而應該有自己的‘個性’?!痹诒R偉看來,鄉村教育的使命不僅僅是培養狹義上的“社會精英”,而應該在更大程度上真正回歸教育本質——培養新時代的合格公民。
他說:“也許鄉村學校學生最后能進北大、清華的要少些,但對國家、社會來說,我可以培養出許許多多合格的建設者、接班人;對個人來說,我可以培養一個個幸福的人、懂得健康生活的人?!?/p>
盧偉的這番話,引起了徐開萍的強烈共鳴。她迫不及待地表示贊同:“我教的每一屆學生,我都會對他們說,你或許無法從事自己心儀的工作、無法擁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一定要成為自立自強、品行端正的人?!?/p>
臨走時,徐開萍意猶未盡地和盧偉約定,改天再約上幾個老同事敘舊,還像當年共事時一樣,“連坐下來吃飯時都在談教學生的事情”。
“為啥大家喊盧偉‘老革命’?是因為他和很多鄉村教師一樣,一直堅守、樂于堅守在鄉村教育這個陣地上?!被爻菂^的路上,徐開萍向記者透露了這個小秘密。
新聞鏈接>>>
如何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宴兵介紹,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傾斜和支持力度。
一是繼續實施“特崗計劃”“三區人才支教計劃”等,補充特崗教師、培養全科教師,為鄉村教育不斷注入新勢能。
二是職稱評審向鄉村教師傾斜,對鄉鎮普通學校及村校(教學點)教師不設評審通過率,且目前正在制定鄉村教師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辦法,切實解決鄉村教師職稱晉升難題。
三是優化崗位設置,推動區縣域內鄉村學校專業技術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不低于同學段同類型城鎮學校。
四是工資待遇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落實教師鄉鎮工作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對新錄(聘)用到鄉村學校的高校畢業生高定薪級工資等政策。8.5萬名鄉村教師平均享受380元/月的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
?。ㄓ浾?張亦筑)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記者尹詩語攝/視覺重慶